網頁

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

君子不器

星期六早上練太極拳,老師開示時說道:「君子不器」,這句話突然讓我有好深的感觸。

回家趕緊從書櫃翻出了塵封已久的《四書》,《論語》為政篇第十二章 子曰:「君子不器。」君子體無不具,用無不周,不僅限為一才一藝。一個有才德的君子,不能像一個器具,只有一種用途。

然而,現在大學所給我們的教育,卻逐漸讓我們專才化、專一化。除了寫 Program 想演算法解決問題,我還會些什麼呢?漸漸地我們只會在自己所學的領域打轉,對於其它的領域卻茫然無所知。孔子教學,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術,無所不教,全 方位的教學。中國的古代文人,琴、棋、書、畫亦是必備的。而我們現在,卻走向專才的技能培植教育。專才教育所造就的,一個 programmer,不就是一個產生程式的器具嗎?最令人痛心的,是「禮」的教育喪失了! 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」試問真能做到克己且復禮的又有多少人呢?

現在重新翻起《論語》,感受和國高中的時候已很不相同了。孔子所講的,似乎有更深一層的體悟。高中時,我所追求的是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境界,無為而無不為。雖然國高中國文課本幾乎不談老莊,但我很喜歡自己閱讀《道德經》和《莊子》。

「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」

「眾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,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。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。長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」

這是《道德經》之中,我最喜歡的兩段話。高中我有時在週記上寫些有關老莊的心得,不到一學期,週記本被我寫爆,換第二本。很感激妙妙導師花很多時間批改我的週記,也給了我很多新的思考。這些週記本我到現在都還留著,那是記錄我高中時期想法的最珍貴的回憶。

那時,我覺得老子這種「大道廢,有仁義」的說法,才是真正要追求的道。像孔子這種滿篇仁義禮智的儒家,太過偏執,及不上道家的境界高妙。

而後,從道家典籍開始,我逐漸接觸佛經。不再只是小時候跟著阿媽念佛經,而是嘗試了解佛所教導我們的理論基礎。一開始我是用道家的觀點來解讀佛經 的,之後漸了解佛陀的教誨,從道家的思想逐漸轉化為佛家的實踐理論。基本上我不信宗教,我所學的是道家思想,而非道教。我修習的是佛陀教誨,而非一般誦經 超渡的儀式佛教。

接觸了淺薄的佛、道思想後,現在重新閱讀《四書》,確有不一樣的感受。孔子所提出的道理,重新審視,發現其實和佛道的理論是互通的。孔子在二千多年 前,其實就對我們人類所遇見的問題,提出了精闢的解法。《論語》一書確實是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示。孔子所揭櫫的各種方法,都是我們人生行事準則的規範 與參考。

許多人時常莫名感嘆一代不如一代,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框住下一輩的發展。而孔子早就說過了:「後生可畏,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。」

老子說: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」孔子也說:「天何言哉?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」

《大學》的第一段: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」知止而後有定的那一段,和佛教所修的四禪八定,有相當大的共通之處 。

無怪乎中國古代的大德,多是貫通儒釋道三家思想。就我目前粗淺的覺知,這三家思想的大方向都是相同的。當然在修證境界上有差異,佛陀的理論是我認為最為究竟的。

要挽救現今的世界,我想就如同我太極拳老師引述已逝的牟宗三教授所言,要先用儒家思想來救!

佛家的理論最究竟,但要契眾生根機,末法時期眾生習氣深重,需時較久。而道家理論理想性高,超然無為,除非有聖者出,在現今社會實現有很大困難。現 今的社會發展趨勢,科學理性主義為主流,視為迷信的宗教勢必會逐漸消落。雖然道家和佛教皆非宗教,但一般人誤解已深,難以破除,較無宗教色彩的儒學應較佛 道思想容易被現代人所接納。積極提倡儒學用以治世,實是現今的當務之急。

我支持在某些層面上要去中國化,很多獨裁時期的遺毒和不符現狀的東西應歸其位。但去中國化並不是全盤否定消滅中國文化,不然這和獨裁時期的作法有何 不同。日本和韓國的中學生一樣要讀四書論語,但他們也不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。我同意國高中應該多增加一些有關台灣文學的內容,尤其是以前最被漠視的日治時 期。另外閩南語、客語文學及原住民文學也應有一些適度的空間,畢竟這些所寫的是和我們最相關、最親近的有關我們故鄉的作品。

但絕不能全面放棄文言文,文言文雖然對我們來說是另一種外語,它的語法結構、詞彙都和我們的母語截然不同,或許甚至比英語還難。但它是一種工具,一 種能夠了解一百年前到三千年前東亞文化的最重要的工具。這是一百年之前,東亞所有國家共通的文化載體。漢族文明亦有其可取之處,若是不懂文言文,泰半漢族 文明幾乎無法窺其全貌。

我覺得兒童讀經確實是相當必要的,小孩子不需要去了解孔子和老子在講什麼,也不用去教文言文的句法,解釋單詞的意義,這浪費時間的事情通通不需要, 只要把他們所講的全部背得滾瓜爛熟就好。當然典籍能背越多越好,若是不能,我覺得至少要背熟三部就好:《論語》《道德經》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。總有一 天,他們自己會理解到經典所講的意義,對於自己的人生會有更深的體悟。